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英文版
 
医院动态
医院大事记
健康知识
信息公告
健康资讯
 
医院动态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第七届“脑长寿”高峰论坛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19-01-21 来源:老年医学科 浏览:4272 次
    1月19日,由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主办的第七届"脑长寿"高峰论坛在南京召开。主要研讨近年来老年性疾病诊疗新进展,此为脑科医院老年医学科“脑长寿”系列学习讲座。内容覆盖了老年营养、心脏与脑、骨质疏松、认知与营养等范围。现场学习氛围浓厚,学员们学习热情高涨。
    我院张丽副院长致开幕词,感谢各位专家拔冗前来,感谢学员们的积极参与,脑长寿系列学习已连续进行7年,围绕脑长寿专题,举办了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学习沙龙、健康宣教活动、微信公众平台及义诊等专题活动,为脑长寿这一系列的学习与健康宣教建立了完整的体系。
    此次论坛邀请了江苏省内老年医学界知名专家进行主持与授课,专家们一致对我院老年医学科举办的系列脑长寿活动表示肯定与赞许,通过系列的学习班、沙龙及论坛,培养了年轻医生对老年疾病的规范性诊疗,进一步提升了脑长寿系列的影响力,有助于老年医学的发展。
    专家授课
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鲁翔教授作《老年肠道微生态与脑老化》报告
    当前许多研究热点认为,肠道微生态与人体多个系统健康有相关性,鲁校长从肠道微生态平衡及脑老化的特点出发,通过器官间的相互调节相互影响,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研究前景,提出了肠脑轴及脑肠轴的概念,涉及到脑道菌群与神经系统功能、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相关性。
苏州市立医院吴永华教授作《骨质疏松药物治疗随访》报告
    通过抗骨质疏松药物的适应症及分类向我们讲解了不同药物的使用及注意事项,包括临床上常用双磷酸盐、降钙素、绝经激素治疗法、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等的适应征、禁忌征、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以及对骨质疏松患者用药的疗程推荐,及联合用药的选择等。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王春教授
作《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正确认识》报告
    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向我们详细讲解了他汀不耐受的定义,更正了许多临床上对他汀的错误认识,包括他汀相关肌肉症状的诊断标准,肌痛临床指数评分标准,他汀致肌肉事件的危险因素及处理方法。通过对他汀相关肝功能改变的发生率进一步准确解读他汀的正确应用,以及慢性肝病对他汀的应用策略。他汀使用中的风险分析及并发症分析等。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任利群教授
作《利钠肽系统在心衰诊治中的价值》报告
    从心衰的全球分布开始对心衰的目前诊治展开讨论,从解剖学、血液动力学及神经内分泌方向对用药进行解析,延伸至对利钠肽的讲解,利钠肽系统在心衰中发挥重要作用,对诊断心衰和对治疗的效果评价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通过多项有力的临床研究,以及心衰诊治指南的演变,提出利钠肽对急性心衰的治疗价值。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严丽荣教授作《营养干预对老年痴呆的预防作用》报告
    老年痴呆的早期防治至关重要,从老年痴呆的危险因素出发,认为认知功能损害与多种营养素缺乏有关,提出早期营养干预可能具有预防老年痴呆的作用。选择合适的营养模式可减少老年人识知受损风险,如地中海饮食、MIND Diet。最后介绍了益脑营养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D、卵磷脂等。
南京脑科医院张向荣教授作《轻度行为损害临床诊疗研究进展》报告
    从AD的神经精神症侯群出现,探讨从早期进行干预和识别,可能对AD的预后有一 定的益处。认为轻度行为损害(MBI)似乎是正常老化和痴呆之间的过渡状态,MBI与MCI同样处于痴呆的前驱期,可能是“等位症”、均会增加向痴呆转化的风险。没有MCI的MBI患者,可能比MCI转化为痴呆症的风险更高。因此认为对伴有轻度行为损害的老年人应加强全面评估,实施个体化干预原则。并提出了干预方案,提出首选非药物手段,对于非药物干预治疗效果不佳的症状,遵循小剂量起始,并根据治疗反应以及不良反应缓慢逐渐增量的原则选择精神药物对症治疗。
    现场互动
 
 
关闭本页
Copyright © 2008 南京脑科医院 版权所有 Design by 71nc.
地址:南京市广州路264(210029) 电话总机:025-82296000
苏ICP备0909236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