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改革开放30年来,它的发病率上升了50-100倍。昨天,记者从江苏省抑郁症诊疗中心、南京脑科医院抑郁症专科了解到,该院抑郁症专病病区成立一年来,已收治400多位中重症患者,床位一直处于饱和状态。但真正接受正规治疗的却只有10%多点。
抑郁症发病率30年上升50-100倍
据南京脑科医院抑郁症专科主任姚志剑主任医师介绍,抑郁症的发病率增长十分惊人。1982年的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当时抑郁症患病率仅有0.83%。,即一千人中不到1人;而近年根据多个机构的调查,我国抑郁症患者已超过6000万人,患病率约4%-8%。相比30年前,发病率上升了50-100倍。“这虽然与筛查量表发生了变化、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加深等有关,但更多的还是与真正的发病率上升有关。”
地区性调查同样令人触目惊心。南京市疾控中心曾经针对南京地区中学生的抑郁障碍情况做过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的总体抑郁情绪发生率达14.8%,而高三学生达到了17.1%。“我们现在开放床位23张,一直处于满负荷运转中,全年接诊的抑郁症中重症患者有400多人。”
不过,姚志剑强调,不是情绪低落就是得了抑郁症,抑郁症的诊断必须是持续2周以上有沮丧感觉,影响到工作、学习、家庭生活等。
接受正规治疗的只有10%多
不过,姚志剑指出,真正接受正规治疗的患者,只是凤毛麟角。“对于出现抑郁情绪的人,只有1/3的人需要到医院就诊,其他2/3的人不治过阵子也会好,在这些需要治疗的患者中,只有1/3接受了正规治疗,这样算下来接受正规治疗的只有10%多点。”正是由于没有接受正规治疗,姚志剑发现,他们接诊的患者中,有40%左右发生了误诊,“这些患者大多是不明显的双向障碍患者,抑郁症和躁狂症相结合,只是躁狂症不明显,以抑郁症为主要表现,结果按照抑郁症治疗怎么治都治不好。”姚志剑表示,接受正规治疗,60%-70%的抑郁症患者是可以完全康复的,只有少部分人会反复发作。
之所以抑郁症发病率攀升,姚志剑分析,这与中国社会的剧烈变迁紧密相连的。除家族遗传因素外,抑郁症的其他高危因素,无一不与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动密切相关。比如,学历越高的人群,发病率越高;分居和离婚率提高,离婚人群抑郁症发病率也高;生活在焦虑、抑郁等情绪环境中的儿童成年后易患病等。“抑郁有一定的遗传性,这除了DNA的遗传外,还与养育环境有关,有抑郁症的父母养育出来的孩子,患抑郁的几率要比正常家庭的孩子高8-10倍。”
“病耻感”让抑郁症患者怕就医
不过,作为心理疾病的一种,抑郁症患者与其他患者相比,面对疾病就没有那么坦然,他们有很强的“病耻感”,同样是患者,感冒患者可以大胆说出自己病了,而“心灵感冒”——抑郁症患者却畏畏缩缩,患病之后不敢向人吐露,就连看病都是遮遮掩掩,隐姓埋名,对于能享受的报销宁愿放弃。有的甚至索性不去就诊。
他们的病情只有医生等寥寥数人知道。“如果曝光,不仅仅要承受异样的眼光,还可能对社会交往、仕途升迁等造成影响。”姚志剑说,由于不少不能直面病情,给规范治疗也带来了很大困难。
另据姚志剑介绍,抑郁症患者可以申请医保的门特,门特患者到该院就诊,花1元钱挂号就能在医生诊断后拿到相应的免费药品,而且,只要患者需要,即便是昂贵的进口药,也能享受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