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英文版
 
医院动态
医院大事记
健康知识
信息公告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资讯
 
南京近八成医生有职业倦怠 希望“子承父业”的不足三分之
发布时间:2012-07-23 来源:现代快报 浏览:4331 次
    中国历来有“子承父业”的传统观念,然而,中国医师协会7月18日披露的一份调查称,有78.01%的医生不愿意自己的子女学医、从医。中国医师协会副秘书长谢启麟在卫生部召开的专题发布会上透露上述信息时表示,“这一数字主要说明医疗行业自豪感较弱。”就此,现代快报记者在南京进行了一番调查,发现南京的“医二代”也比较少,尤其是临床科室,医生希望子女学医的不到1/3,父辈与子女同时当医生的非常少。而南京脑科医院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八成的医生都有职业倦怠,这或许是导致“医二代”逐渐减少的重要原因。

南京的“医二代”越来越少

快报记者走访了南京3家大型医院和4家社区医院,为了保证代表性,特意挑选了综合医院、儿科医院、中医院等不同的类型。采访中发现,“医二代”确实越来越少。尤其是临床科室的医生,希望子女学医的只有三分之一都不到。

和西医相比,被视为讲究“传承”的中医,“医二代”似乎还要更少一些。在南京一家中医院,近一半的纯中医科室里,竟然都没有一个中医的孩子选择上中医药大学的。一位知情者告诉记者,医生的子女,学习好的要么学经济、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类专业,学习差一点的也宁愿到一般的院校选择一些比较热门的专业。

调查对象:某三级大医院普外科主治医生

医生这个行业,“性价比”太低了

刘望(化名)已经是“医二代”了,他父亲是苏北一所大医院的科室主任,按照父亲的想法,“医生虽然不是最好的职业,但至少算是个铁饭碗,总有人生病,在大城市,不愁没饭吃。”刘望现在就在南京一家三级大医院普外科担任主治医生,他进入医院已经6年了。

当初为了走父亲的路,他足足准备了11年。“5年的本科,3年的研究生,3年的博士,中途很多同学都转行不学了,即使坚持到最后,也有很多人转行,和我同期毕业的共有80名博士,有的当了医药代表,有的做起了保险,等于11年白学了。”

进入大医院后,并不是像他所想象得那样轻松,门诊永远是人挤人,手术永远做不完,总有个夜班在等着你。“门诊看多了,有时候太累了,就麻木了,不太想说话,结果遭到患者投诉,认为态度有问题。”刘望说,患者投诉也是对的,但是医生真的不是机器。

“一个星期最多休息一天,每周还有两次的大夜班,有的时候从白天8点,一直上到第二天下午3点才能离开医院。好不容易下班回家了,连句话都顾不上和家人说,就得接着赶晋升的论文、看各种各样的最新资料,还要承担一定的课题研究。没有办法啊,如果要升职称,必须要有论文科研,医生是个一辈子都要学习的职业。”

问起医生的收入,他摇摇头笑着说:“我亲戚都认为我是高收入,但是,夫妻两个人几乎是月月光,至今还蜗居在出租房内。相比其他人,当然是好的,至少有饭吃,但是想想自己的付出和投入,就感觉医生这个行业‘性价比’太低了,现在有同学聚会,失落是难免的。我如果有了子女,不建议他走这条路,太辛苦了。”

调查对象:某大医院主任医师

没啥成就感,绝对不建议子女走这条路

“我绝对不建议我的子女从事医生这一行业。”已经是主任级别的王欣(化名),说起自己的从医经历,有一肚子话想说。“我走上医生的道路,一半是我自己挑的,一半也有家里的压力,父母就是医生,吃了一辈子安稳饭,认为医生还是不错的职业。我现在是主任,医学成就也得到一定的认可,但是精神上的成就感绝对不如父母那一辈。”患者进了医院,就是想让病早点好,但有的事情医生是无法解决的,当医生不可预知的事情太多了。“曾经有位患者追着我争吵,说我的手术没有做好,但是那个人的疾病已经是晚期了,已经是医学没有办法解决的了。”

王欣的女儿正在上小学,她说,自己是不会让小孩选择当医生的,除非孩子自己很想当。

中医讲究传承,要让女儿坚持下去

调查对象:江苏省中医院肾科主任孙伟

中医讲究传承,要让女儿坚持下去

女儿能够接班,将来从事肾病方面的研究,是江苏省中医院肾科主任孙伟藏在心里的一个愿望。如今女儿已经顺利考取北京协和医院的博士,眼见着女儿未来能够继承父业,孙伟才敢把这个心愿吐露出来。

为什么一定要让女儿学医?孙伟认为,“中医需要千锤百炼,才能有进步,我觉得做医生辛苦也是值得的,毕竟干的是救命的活,所以一直坚持让女儿学医。”

在孙伟眼里,中医就是一个需要“子承父业”的传承行业。但是,当初说服女儿学医也是费了一番功夫。孙伟说,“女儿在高中的时候选择的是文科,每天看着我早上7点出门,晚上7点才能回来,节假日也不能陪她,白班、大小夜班三班倒,大部分的时间都泡在医院里。孩子渐渐对中医有些抵触,不愿意学,觉得太苦了。但我一直没有放弃说服她。就在高考之后,女儿半推半就地填报了南京中医药大学,也算是迈上了中医之路的第一步。”

女儿学医后,孙伟一直和女儿说,“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即不是三代行医,就不服用他的药。渐渐的,女儿开始对中医产生了兴趣,也乐意接受父亲的指导,父女两人的共同语言也多了起来,经常在一起为一个中医问题争论不休。

孙伟说,对医生这个职业的感悟,女儿也是慢慢深入,一直到女儿考取博士后,她才觉得医生是个高尚并且需要责任心的职业。也理解了父亲的“40岁以后才觉得中医不亏,45岁以后看病才有把握”这句话。

孙伟说,现在很多老朋友都劝他,不要再让女儿学下去了,要考虑一下女儿的“终身大事”。但他一直不为之所动。他说,中医讲究的是师带徒,而父女是最好的师徒关系。

南京脑科医院一项调查显示——

近八成医生有职业倦怠

医生的职业倦怠值得引起重视。南京脑科医院的专家调查了740位医生,主要是南京二级、三级医院的医生,苏北和无锡、苏州只占很少量的部分,各个科室的都有。调查显示,轻度职业倦怠的医生占总人数的32.2%,中度的占36.8%,重度的占8%,也就是说,只有23%的医生完全没有职业倦怠。近半数的医生在工作中人际关系疏远,对患者消极、冷淡,尽量逃避与工作对象的交往。很大一部分医生对自己的工作绩效难以形成正性评价,缺乏成就感和胜任感,还有部分医生感到生理、情感资源过度消耗,精力殆尽,容易疲劳。

论资排辈让人压抑

调查显示,男性医生情感衰竭和人格解体较严重,但成就感高于女性。中国文化对男性的事业成就期望更高,男性在工作上会投注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更易发生情感衰竭和人格解体。同时,由于组织重视、更易晋升,男医生成就感更高。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显示初级职称医生职业倦怠严重。传统文化中的论资排辈,在医生群体中表现较突出,低职称医生工作繁琐、没有决策权、经济收入低、患者不尊重,容易发生倦怠。至于成就感方面,外科由于急性疾病居多,住院周期短,治疗效果显著,成就感较易获得。精神科医生则因为社会的歧视、患者合作差,精神疾病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很难获得成就感。

医生社会地位在降低

南京一家三甲医院的主任医师钱奕(化名)透露,他的女儿学的是新闻系,当几年前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连他自己都不主张女儿学医。一方面是科研压力、论文压力、看病压力太大,更重要的是现在医生的社会地位在降低。以前人们都觉得医生是治病救人的天使,现在变成追逐名利的“生意人”,这让钱奕感到伤心。“现在很多病人来看病的时候,不但听不进去医生的话,拿着药单子总是怀疑医生开了高价药,那种怀疑和不信任的口气让人十分难受。”而前段时间接二连三发生的伤医凶案,使得钱奕感到愤怒,连他自己都有些动摇了,常常在想“干了30多年的医生到底是为了什么”。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一位外科医生说,现在做医生不容易,得随时准备找律师,稍不留神就会被病人告上法庭。

让医生受人尊敬的地位受到巨大冲击的是医生和病人之间的那堵墙,这也让越来越多医学院的学生,不得不放弃了医生的工作,选择到医疗企业工作。

不同观点

有网友评价“这是在撒娇”

卫生部的调查出来之后,就引发了众多网友的讨论,有评论认为,这是在“撒娇”。

一位网友表示,医生相比其他行业来说,至少有一份还不错的收入,而且工作也比较稳定,现在一些大学毕业生还有找不到工作的呢。总体来说,医生还是一份令人羡慕的职业,不能有点委屈就“撒娇”,让人以为医院一穷二白。

另外,目前医患关系的对立,需要从多方面找原因,仅说医院或者医生“委屈”,无法反映真实的现状。

关闭本页
Copyright © 2008 南京脑科医院 版权所有 Design by 71nc.
地址:南京市广州路264(210029) 电话总机:025-82296000
苏ICP备0909236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