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英文版
 
神经内科
老年医学科
神经外科
医学心理科
精神大科
精神一科
精神二科
精神三科
精神四科(心境障碍科)
麻醉科
中医科
老年精神科
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
司法精神科
康复医学科
心血管内科
伦理委员会
研究所
医学影像科
脑磁图室
医保办
检验科
社会精神科
脑血管病救治中心
功能神经外科/癫痫中心
物理诊断科
早期干预科
心理健康中心(非药物治疗中心)
急诊和重症医学科
 
医学心理科 首页 > 科室介绍
 
    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是国内成立较早,历史悠久,配置合理,同时具有临床心理门诊、临床心理病区及临床心理实验室的专科机构,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精神科)和江苏省重点学科(精神科)的亚专科、南京市医学重点专科(临床心理专业),在国内享有盛誉。在医疗上除提供全省医学心理服务外,服务范围辐射到全国各地,约35%以上的病人来自外地。
    教学上系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大学医学院的医学心理教研室,系南京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及与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共建应用心理学硕士点,承担着大量的本科生、研究生精神病学与医学心理学教学工作,同时承担卫生部精神医学进修班及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学心理学的培训与教学任务,系国家劳动保障部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统一培训江苏省基地。在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尤其在认知行为治疗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成为全国认知行为治疗师培训中心。
科研上先后承担着国家自然基金、省科技厅、市科技局及省市卫健委等科研课题,在著名的心理治疗家鲁龙光教授、王春芳教授、张宁教授等带领下,在心理疏导治疗、医学心理、危机干预及相关领域,取得过突出成绩,并获部级及省、市级科技成果奖二十多项。
    本专科学科带头人张宁、李箕君、柳娜等,分别在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认知行为治疗及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亚洲认知行为治疗协会、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民族心理与精神医学学组、CBT学组、焦虑障碍学组、进食障碍学组、危机干预学组等多个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强迫症专委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家级应急专家库、卫生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家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心理学会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江苏省医学会(医师协会)精神科学分会、江苏省心理学会、江苏省心理学会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心理卫生协会、南京心理学会等学术团体中,担任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及秘书长等职,肩负指导和协调全国及全省相应领域临床、科研、教学及科普宣传等重任。
    医学心理科现开设有两个开放病区(共80张床位)、失眠神经症专科门诊、强迫症专病门诊、进食障碍专病门诊、心理咨询门诊、特需心理治疗干预中心、危机干预中心、心理测验室、多导睡眠监测等。
    医学心理科现有专业人员(医师、心理师)27名:其中医师20名:主任医师10名,副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心理师3名,主治医生6名,住院医师2名。教授2名,副教授5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6名。其中15人接受过国内外系统专业的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9人为认知行为治疗师、3人为精神分析师、3人为家庭治疗师。其中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人员与机构注册系统注册督导师6名、注册心理师10名。
    我们的目标:进一步发展专科优势,把医学心理科建设成为集医、教、研、防为一体,以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自杀预防和危机干预、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神经症等轻性心理障碍的诊断、治疗、预防和康复为重点,形成进修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系列教学、培训、科研基地的全国医学心理研究和治疗中心之一,为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合格的心理专科医生和为全科医生培训做出更大贡献。
 
失眠、神经症、强迫症、进食障碍专科门诊
 
    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失眠、神经症专科门诊自1992年创立以来,服务范围辐射全国各地,获得了良好的声誉。该门诊拥有多名国内著名专家,技术力量雄厚,经验丰富,医学心理科诊疗范围较广,涉及疾病种类较多,对失眠(或是入睡困难、或是难以维持睡眠、或是睡眠质量差、或是早醒等)、各类神经症(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性神经症、强迫症、疑病症、恐惧症等,按照ICD-11新诊断标准为焦虑及恐惧相关障碍、强迫及相关障碍、躯体痛苦和躯体体验障碍、分离性障碍等)、轻中度抑郁症、进食障碍(厌食症、暴食症、神经性呕吐)、心身疾病、应激相关障碍及性心理障碍等进行综合治疗,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运动治疗及工娱治疗等。
    设2个开放式管理的病区(609病区、610病区),为上述疾病住院患者提供系统的综合诊断治疗和康复。针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管理及治疗,区别于封闭式精神科管理模式,对轻症精神障碍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多模态综合治疗管理,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开展个体及团体心理治疗,不同类型的团体活动及康复训练,患者症状改善的同时,促进患者心理社会功能的恢复,减轻疾病负担。
 
科室诊疗及服务范围:
(一)睡眠障碍
(1) 失眠症
(2) 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3) 嗜睡症
(4) 睡行症
(5) 夜惊
(6) 梦魇
(二)焦虑及恐惧相关障碍
(1) 广泛性焦虑障碍
(2) 惊恐障碍
(3) 社交焦虑障碍
(4) 特定恐怖症
(5) 场所恐惧症
(6) 分离焦虑障碍
(7) 选择性缄默症
(三)轻度-中度抑郁障碍
(1) 抑郁发作
(2) 复发性抑郁症
(3) 恶劣心境
(4) 心境障碍
(四)强迫及相关障碍
(1)强迫症
(2)躯体变形障碍
(3)嗅觉牵连障碍
(4)疑病症
(5)囤积障碍
(6)以身体为中心的重复行为障碍
(五)进食障碍
(1)神经性厌食
(2)神经性贪食
(3)暴食障碍
(4)神经性呕吐
(六)应激相关障碍
(1)急性应激障碍
(2)创伤后应激障碍
(3)复合性创伤后应激障碍
(4)延长哀伤障碍
(4)适应障碍
(七)躯体痛苦和躯体体验障碍
(1)躯体痛苦障碍
(2)躯体完整性烦恼
(八)分离障碍
(九)性心理障碍
(十)人格障碍
(十一)冲动控制障碍
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五全天、周六全天。
 
江苏省应急心理干预紧急医学救援基地
南京危机干预中心
 
    南京危机干预中心创建于1991年7月1日,是国内首家危机干预专业中心,也是江苏省精神卫生中心(南京脑科医院)的一个专业性服务机构。由著名精神病学家翟书涛教授创建,为此他被国际预防自杀协会授予“爱尔温·润格(Ringel)”奖,表彰他把危机干预工作引进中国并创建适合中国特点的干预模式,2005年获得江苏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
    2007年江苏省心理危机干预热线成立,江苏省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并入危机干预热线,承担江苏省心理危机干预热线服务,指导全省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工作。2013年,江苏省心理危机干预热线与南京市12320热线并轨,完成了三线合一,充分整合利用了现有资源,为社会提供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服务。2015年9月被正式确认为江苏省应急心理干预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后,依托于过去几十年中在一些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所做的大量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而积累的宝贵经验,建立并领导省级心理救援队,承担全省心理救援工作,全面制订全省灾难性事件应对策略,指导各地市及基层危机干预队伍的建设,同时开展心理危机干预专项培训、普及心理危机相关知识,在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人民提供更好的心理危机干预服务,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为建立一个全省性的危机干预指导中心、在各地建立相应专业队伍、建立健全全省性救援系统、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和谐做出贡献。
    南京危机干预中心属于专业性机构,承担着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双重任务。自创办以来,平均每年提供热线服务近万人次,面对面服务5000人次。与此同时,还与国内专业性机构或非专业性组织保持联系,参与国际组织或双边的学术活动。对院外精神病人、住院精神病人的自杀问题、服毒自杀病人的随访,精神病人的危机干预等都有深入研究,先后撰写了数十篇论文在国际国内会议交流或在国内期刊上发表。其中,张宁、陈进还受聘为卫生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干预专家库成员,在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
中心工作人员都是精神卫生临床专业的资深精神科医师、临床心理师,中心热线由经过专业培训的100余名志愿者负责接线,目前主要服务项目:心理危机干预,婚恋家庭问题咨询,心理咨询及精神疾病诊治康复等。
    中心热线电话:025-83712977,12356;服务时段:周一至周日,全天24小时。
 
心理咨询门诊
 
    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心理咨询门诊是由鲁龙光教授于1979年创立,为国内第一个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机构。鲁龙光教授在大量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实践中,结合国内外心理治疗的先进理论,创立了心理疏导疗法,在临床运用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1986年获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技进步奖,1987年获国家科委科技成果奖。
    主要服务范围:为各种心理障碍、精神疾病恢复期的病人及正常人在学习 工作 人际交往 婚姻恋爱家庭生活等情况下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和适应障碍提供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服务。
    该门诊开展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方法除心理疏导疗法外,还结合来访者的具体情况应用精神分析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本主义治疗、家庭与夫妻治疗、小组与集体心理治疗等。
    该门诊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六全天。
特需心理干预中心
 
    南京脑科医院特需心理干预中心的前身是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心理咨询门诊,是由鲁龙光教授于1979年创立,为国内第一个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机构。鲁龙光教授在大量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实践中,结合国内外心理治疗的先进理论,创立了心理疏导疗法,在临床运用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1986年获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技进步奖,1987年获国家科委科技成果奖。经过40余年持续发展,目前学科带头人张宁教授带领医学心理科团队,一方面根据团队成员个人特点和兴趣进行了持续的有针对性的国内外高端心理治疗专业培训,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国外心理治疗连续培训,现已建立了“认知行为治疗”的中国培训基地。目前,团队成员的心理治疗取向丰富,包括:精神分析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本主义治疗、结构式家庭治疗、完形治疗、心理创伤EMDR、焦点治疗等。针对失眠、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心因性躯体化障碍、性心理、情绪障碍、抑郁症、人格障碍、适应障碍、心理危机干预、自杀预防、创伤心理、人际关系失调、职业生涯规划、恋爱婚姻家庭问题及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等提供规范的和高品质的心理治疗服务。心理咨询门诊自创立以来,已为数以万计的来访者提供了针对性的服务,获得社会广泛好评。
 
    2012年初,为了更好地为来访者服务,我们开设了特需心理干预门诊。特需心理干预门诊主要是针对需要长程心理治疗的来访者,与普通医学心理咨询门诊的就诊方式、就诊流程以及收费标准方面均有不同。
 
南京脑科医院特需心理干预心理治疗就诊流程图
 
心理测验室
 
    1980年,创立心理测验室。主要开展项目MMPI、EPQ、韦氏智测、瑞文推理测验、洛夏测验、中国记忆。
    精神心理卫生评估:自评量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耶鲁布朗强迫症状评估(YBOCS)、匹兹堡睡眠评估(PSQI)等;他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大体评定量表(GAS)、临床疗效评定量表(CGI)等。
人格测试: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试(MMPI)、洛夏墨迹测验等。
    智力测试:成人智力测验(WAIS)、瑞文测验(CRT)等。
    记忆测试:临床记忆测验、韦氏记忆量表(WMS)、神经心理测验(H-R)等。
    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六。
☆专家简介
 
张宁:主任医师,教授,南京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南京脑科医院副院长,南京神经精神病学研究所所长,南京医科大学认知行为治疗研究所所长、南京医科大学精神医学系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认知行为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强迫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理与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临床精神医学杂志》主编等学术职务。承担国家、省部各级课题20余项,国内外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教材 )60余部,带授博士、硕士百余名。曾获省市科技进步及教学奖20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杰出精神科医师奖,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高级专家)、周二下午(高级专家)
 
 
李箕君:主任医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科主任、南京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工作专家组成员。
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民族心理与精神医学学组委员、CBT研究协作组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认知行为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临床精神医学杂志》编委。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首批注册心理督导师(D-06-030)。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首批认证督导师(XⅩD-2020-082)
擅长失眠、焦虑、抑郁性障碍等的诊治、心理治疗。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专家)、周三上午(心理治疗)
 
 
柳娜: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精神医学博士,医学心理学博士后,耶鲁大学、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南京市卫生青年人才、南京医科大学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CPA)青年学组副组长及强迫症学组组员、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CSP)青年学组、民族心理与精神医学学组与认知行为治疗协作组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病学基础与临床分会(CNSP)全国强迫障碍研究联盟委员、中国医促会精神健康医学分会常委、江苏省心理学会医学心理学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医学心理学专委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认知行为治疗专委会委员、精神分析专委会青年委员、江苏省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江苏省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睡眠学组副组长、南京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主持国家级、省级课题10余项,发表中英文论文70余篇,参编参译书籍10余本,获省部级奖项6项系统连续受训中德精神分析与中德认知行为治疗,留美受训行为治疗。擅长疾病和诊疗技术:医学心理科常见疾病(失眠、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应激相关障碍、躯体症状障碍等)的临床诊治与心理治疗
门诊信息  周二下午强迫症专病门诊(专家),周三上午 失眠专科(普通)
 
 
欧红霞:主任医师,南京医科大学副教授,应用心理学硕士导师,曾任或现任江苏省心理学会医学心理分会、江苏省医学会、医师学会心身与行为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妇女精神病学组、睡眠学组、中华心身与行为医学分会危机干预协作组、焦虑协作组委员,江苏康复医学会精神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临床精神医学杂志编委等多项学术职务。第一作者发表论文60余篇。参与过国家863攻关项目和其他国家项目的研究,主编和参编《躯体症状及相关障碍》《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等多部专业书籍,主持过江苏省教委、江苏省卫生厅、南京市卫生局多项课题,多次获得南京市卫生局、南京市科技局科技进步奖。主要研究方向为抑郁症的神经生理心理机制。接受过结构式家庭治疗,荣格精神分析、动力学夫妻治疗、焦点认知行为、与青少年父母同步工作、辩证行为治疗等连续培训,为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注册心理治疗师和督导师。一直从事精神、心理卫生临床工作,擅长抑郁症、躯体症状及相关障碍、焦虑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青少年情绪障碍等常见心理疾病的诊断、药物治疗和个体心理、家庭心理咨询与治疗。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专家)、周四上午(心理治疗)、周三下午(高级专家)
 
 
徐曙: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医学心理科副主任,门诊部主任;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健康教育专家库成员;江苏省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心理咨询专业组成员;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审稿专家。培训经历及治疗取向:接受过首届中美认知行为治疗督导师培训班(2007-2011)的连续培训。心理治疗取向为认知行为治疗。一直从事一线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擅长失眠、神经症、抑郁症等各种心理障碍的临床诊治,对焦虑症、强迫症等焦虑性障碍及抑郁障碍的心理治疗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心理治疗)、周二上午(专家)、周三上午(心理治疗)、周四上午(专家)
 
 
陈进:陈进,主任医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失眠神经症,应激障碍,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化障碍,恐惧症等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长期从事危机干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治疗流派以人本主义与精神动力学为主。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心理治疗)、周二上午(专家)、周三上午(专家)、周三下午(心理治疗)
 
 
郭苏皖:主任医师,婚姻家庭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及婚姻咨询师培训教师。中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注册系统督导师,江苏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睡眠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江苏省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心理咨询专业组委员,江苏省心理学会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市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心理健康服务专家组成员。多次获得南京医科大学优秀教师奖,曾经获得南京市科技进步奖。多次在各种杂志报纸上发表科普文章。在专业杂志上发表专业文章二十余篇,参与编写和翻译书籍8部。系统地接受过中德高级家庭治疗师连续培训,中德系统式治疗督导师连续培训,中德创伤治疗连续培训EMDR。还系统地接受过各个流派的督导培训。了解叙事治疗,心理剧,结构式家庭治疗、沟通式家庭治疗、体验式家庭治疗等多流派的家庭治疗理论和方法。曾经为大型企业提供EAP面询服务,持续工作8年。曾在扬子晚报开辟专栏“郭子兵法”,为读者解决心理问题。曾经作为特邀嘉宾,在江苏省人民广播电台金陵之声的晚间情感节目“今晚我是你的DJ”中,参与周四的节目,传播心理小常识,为听众朋友解除心理烦恼。从事精神科工作30余年,从事家庭治疗工作20余年。 主治失眠、焦虑、抑郁、强迫等心理问题。帮助来访者解决职业烦恼、生活困惑、帮助个人成长、帮助家庭成员沟通、改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等家庭关系、及其他各种人际关系等。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普通)、周二下午(心理治疗)、周四上午(专家)、周五下午(专家)
 
 
林万贵:副主任心理师,博士,南京医科大学副教授,应用心理学硕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注册心理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心理学会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接受过为期四年由德国高级精神分析培训师教授的精神分析师连续培训;接受过为期三年的德国格式塔心理治疗系统培训;完成为期两年的由美国著名催眠师教授的催眠师培训,现为美国催眠师学会会员;从事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二十余年,擅长各类情绪障碍(焦虑障碍、抑郁症)、人际关系障碍、进食障碍、适应障碍、婚恋家庭问题(家庭关系问题、亲子关系问题)、自我认同障碍、压力所致障碍等的心理咨询与治疗。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心理治疗)、周三下午(心理治疗)、周四上午(心理治疗)、周五上午(心理治疗)
 
 
季伟华:副主任心理师,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副研究员、心理学博士,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注册心理师(注册号:X-09-022)。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江苏省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心理咨询专家组成员。曾受国家教委公派赴瑞典隆德大学医学院进修临床心理治疗一年(2000-2001年),接受过中德儿童认知行为治疗班(2003-2004年),中美精神分析高级培训班(2012-2015年),中美精神分析联盟(CAPA)初级班高级班(2016-2020年),美国精神分析学院(AIP)(2017-2019年)等相关专业培训。心理咨询与治疗取向主要为精神分析和认知行为治疗。主要擅长强迫症、恐怖症、焦虑症、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人格障碍、危机干预、自杀行为等精神障碍,及青少年亲子关系、学习困难、个人成长、恋爱婚姻、人际关系及环境适应等发展性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
门诊时间:周二全天(心理治疗)、周三上午(心理治疗)、周四下午(心理治疗)、周五下午(心理治疗)
 
 
乔慧芬: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病区负责医生。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系统注册督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认知行为治疗(CBT)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进食障碍协作组副组长;中德认知行为治疗(CBT)系统培训中方教师;全国认知行为治疗(CBT)系统培训、基础和专病培训教师;接受连续五年中美认知行为治疗与督导师培训(2007-2011年,8期)、连续三年中德认知行为治疗与督导培训(2009-2011年,3期)、连续两年EMDR(眼动脱敏与再加工技术)创伤治疗培训(2012-2013年,3期),并正在参加连续两年中美联合心理咨询督导师的培训(2013-2014年,8期)。
擅长多种精神疾病(如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进食障碍、焦虑障碍、强迫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睡眠障碍、各种人格障碍等)的医学诊治和心理治疗(主要方向:认知行为治疗(CBT))。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普通)、周二上午(专家)、周四下午(心理治疗)、周五上午(专家)
 
 
武欣: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一直从事医学心理临床工作。擅长失眠、神经症、抑郁症等各种精神障碍的诊治,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经颅磁刺激治疗在精神障碍中的应用等。对各种焦虑性障碍、抑郁症等问题有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专家)、周三上午(专家)、周四下午(心理治疗)、周五下午(普通)
 
 
梅峰: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病区主任。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注册心理师。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社会工作协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社会工作协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首届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学组副组长,江苏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江苏省医师协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心身与行为医学分会青年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心身与行为医学分会行为评估与诊断学组副组长,《临床精神病学》杂志编委。参加多项本专业相关的以及综合性医院躯体疾病心理因素探讨的课题研究,撰写并发表多篇SCI及核心期刊学术论文。参与编写过多部精神病学、心身医学、临床心理学相关教材、论著以及社区企事业单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手册等。入选江苏省卫生厅两岸医护交流项目,赴台北荣民总院及长庚医院精神科、临床心理科、睡眠中心研修。接受家庭治疗、催眠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心理危机干预及救援等多项专业培训,完成《首届中德青少年家庭治疗-针对冲突和危机家庭治疗培训》、《中美短程家庭治疗连续培训》、《SATIR模式系统转化及家庭治疗专业连续培训》、《儿童青少年叙事家庭治疗》等国际连续培训项目,并从事相关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尤其是青少年情绪问题、行为问题、亲子及家庭关系问题等。长期从事医学心理学临床及科教研工作,擅长睡眠障碍、焦虑障碍、情感障碍、应激障碍、躯体化障碍以及心身疾病等多种精神及心理障碍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经验。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心理治疗)、周二上午(专家)、周三下午(专家);
 
 
马辉: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心理救援分会一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精神创伤研究协作组委员,江苏省心理学会理事、江苏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江苏省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委会主任委员,江苏省预防医学会卫生应急专委会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心身医学专委会青年委员。主持或参与卫生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江苏省重点研发项目、江苏省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重点项目等项目研究,发表相关文章30余篇,参编、参议教材10余部。完成中德高级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中德辩证认知行为治疗连续培训项目,国际CISM(危机事件压力管理)及CISD(危机事件压力晤谈)培训,中德催眠治疗连续培训。一直从事医学心理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擅长失眠、焦虑症、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各种心理障碍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危机干预。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专家),周二上午(普通)、周三下午(心理治疗)、周四下午(专家)
 
 
杨华:心理治疗师,应用心理学硕士,心理测验室负责人。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认知行为治疗专委会及辩证行为治疗学组秘书,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委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分会心理健康学组成员,江苏省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专委会委员,江苏省研究型医院认知专委会委员。完成中德认知行为治疗、辩证行为治疗和催眠治疗等系统培训。擅长情绪、人际、适应等常见心理问题的评估与心理治疗。
门诊时间:周四上午(心理咨询)
 
 
那丽娜:主治医师,应用心理学硕士。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注册心理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参加过中国高级CBT治疗师系统培训,第五期中德高级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CBT团体咨询连续培训项目,中美强迫症专项培训等培训项目。一直从事医学心理科临床工作,擅长失眠症、神经症、抑郁症等各种心理障碍的诊治工作,以及相关疾病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心理咨询),周三下午(普通),周四上午(普通)
 
 
史晓蒙:主治医师,精神病与精神卫生硕士,完成 “中国认知行为治疗专业组织首届认知行为治疗师系统培训”项目(2017 -2019年)、心理咨询师CBT团体咨询连续培训项目(2018年) 、“中美进食障碍精神动力网络培训”(2019年)、“中美焦虑障碍精神动力培训项目”(2020年)。一直从事医学心理临床与教学工作,擅长睡眠障碍、焦虑症、抑郁症、进食障碍、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等各种心理障碍的诊治。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普通),周三下午(心理咨询),周四下午(普通)
 
 
滕昌军:主治医生,精神病与精神卫生专业与应用心理学专业双硕士,博士在读。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系统心理治疗师;江苏省应急心理干预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组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心理学第六届委员会青年工作组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心理干预学组秘书,江苏省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委会成员。完成第二届中国高级认知行为治疗(CBT)治疗师系统项目,中德辩证认知行为治疗连续培训项目等专业心理治疗培训。参与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重点研发项目、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重点项目等项目研究,发表相关文章20余篇,参编、参译专著4部。一直从事医学心理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擅长失眠、焦虑症、抑郁症、进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应激相关障碍等各种心理障碍的诊治,相关疾病的心理咨询与治疗。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普通),周三下午(心理咨询),周二下午(普通)
 
 
杨昕:主治医师,应用心理学硕士。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心理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医师协会睡眠技师。参加过中国高级CBT治疗师系统培训,中国睡眠监测专业技术培训。一直从事医学心理科临床工作,擅长失眠症、神经症、抑郁症等各种精神疾病与其他睡眠障碍的诊治工作,以及相关精神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门诊时间:周三上午(普通),周四下午(心理咨询),周五上午(普通)
 
 
周萍:主治医师,精神病与精神卫生硕士。江苏省应急心理干预紧急医学救援基地队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病学基础与临床分会强迫障碍研究联盟第⻘年委员,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心理师。擅长失眠症、抑郁症及各种神经症的诊治,抑郁症、焦虑症的认知行为治疗及强迫症暴露与反应阻止治疗。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心理咨询),周三上午(普通),周五下午(普通)
 
 
张焕:主治医师,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硕士。接受系统认知行为心理治疗连续项目专业培训、强迫症循证暴露反应阻止治疗的基础培训。参与多项心理治疗相关研究。一直从事医学心理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擅长失眠、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强迫障碍及双相情感障碍等各种精神、心理障碍的诊治,及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门诊信息:周三下午(普通)、周四下午(心理咨询),周五上午(普通)
宋莎莎:医师,精神病与精神卫生专业硕士。接受系统认知行为治疗连续项目专业培训及中美强迫症循证ERP治疗培训。参与多项强迫症及心理治疗相关研究,发表多篇SCI论文及核心期刊论文。擅长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失眠等多种疾病的评估与诊疗。
门诊信息:周一下午(普通),周四下午(普通)
 
 
张薇:医师,精神病与精神卫生专业硕士。一直从事医学心理的临床工作。擅长失眠、神经症、抑郁症等各种精神障碍的诊治。
门诊信息:周一上午(普通),周二下午(普通)
 
 
冷静:中级心理治疗师,2015年11月开始承担心理咨询门诊工作,2015年9月至今参与南京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本科生教学任务,完成第四期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2015.10-2018.5)。
 
 
庞曼珑:应用心理学硕士,心理测量师,一直从事心理测量工作。参与南京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本科生教学任务,完成第三期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
 
☆常见疾病
    1、轻性抑郁障碍
    2、神经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康复
   (1)主要指以下亚型:焦虑症、癔症、恐惧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疑病症、混合性神经症
   (2)神经症各亚型的治疗与疗效评定
    3、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生理障碍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康复
    (1)神经性厌食、贪食与神经性呕吐
    (2)睡眠与觉醒障碍(失眠症、嗜睡症、睡行症)
    (3)性功能障碍
    (4)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4、早期精神分裂症的鉴别诊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治疗与康复
    5、情感性精神障碍尤其抑郁症的诊断、治疗与康复
    6、人格障碍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7、其他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与康复
    8、心理测试与相关量表的应用
    (1)自评量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
    (2)他评量表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纽卡斯尔抑郁诊断量表(NDI)、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大体评定量表(GAS)、临床疗效评定量表(CGI)
    (3)心理测试:
    人格测试: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试(MMPI)、洛夏墨迹测验
    智力测试:成人智力测验(WAIS)、瑞文测验(CRT)、记忆测试:临床记忆测验、韦氏记忆量表(WMS)、神经心理测验(H-R)
    9、实施各种心理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治疗、行为治疗、精神分析、表达性心理治疗、生物反馈治疗、音乐治疗、体育治疗、森田疗法/或内观疗法、家庭治疗、团体心理治疗等
    10、心理危机干预和各类精神障碍、心身疾病的会诊联络
☆联系地址
外线:83724552
危机干预热线:83712977
Copyright © 2008 南京脑科医院 版权所有 Design by 71nc.
地址:南京市广州路264(210029) 电话总机:025-82296000
苏ICP备09092365号-3